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50-39问题
整改情况报告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50—39指出:“云南省一些地区落实化肥、农药有关减量要求不严不实,减量成效不明显”问题,孟连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分析,根据《中共普洱市委办公室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普办通〔2021〕72号),制定并印发了《孟连县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工作方案》(孟办通〔2021〕2号),按照工作方案经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基本情况
督察报告指出化肥、农药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云南省一些地区落实有关减量要求不严不实,减量成效不明显。尤其是九大高原湖泊流域,蔬菜等大水大肥作物种植面积大,复种指数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务繁重。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指出有关问题后,玉溪市及通海县没有从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方式、控制种植规模着手落实整改要求,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不降反升,由2018年的34.5万亩增加至2020年的35.3万亩。《云南省杞麓湖“一湖一策”方案》显示,杞麓湖周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占入湖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对杞麓湖生态造成严重影响。星云湖流域内7.8万亩耕地,阳宗海流域内3.6万亩耕地,以种植蔬菜为主。
孟连县落实有关减量要求不严不实,减量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二、整改目标
到2023年,全县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三、整改完成情况
(一)整改措施
1.制定化肥农药减量工作方案。每年制定实施全县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方案,发布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指导意见,加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
2.开展化肥农药使用监测调查。合理布局化肥农药使用调查点,准确掌握全县化肥农药使用基本情况,科学分析化肥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农民科学安全使用化肥农药提供依据,进一步促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
3.加强化肥农药经营使用监管。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依法做好农药经营许可审批;加强对农药经营、使用日常检查,加大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农药、违规用药以及农药经营使用台账制度落实的执法和惩处力度。2021年,完成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4个,组织检查农药经营门店101家次。加强重点市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日常检查。
4.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措施落实。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精准施肥减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做实田间调查、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发布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推进配方施肥入地。2021年在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1.4万亩以上;到2023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60万亩,覆盖率达到90.3%以上。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为重点,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促进生物农药、低毒低风险农药推广应用,切实提升防控能力和水平。
5.抓实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建设。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推动化肥减量关键措施推广应用,建立化肥减量监测点6个,每年开展监测点试验,为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科学施肥依据;建立农药减量增效示范,推动农药减量关键措施推广应用,建立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与统防统治融合技术,2021年全县完成绿色防控面积40.9万亩次,其中间套种19万亩次,灯光诱杀7.6万亩次,色板诱杀5.2万亩次,性诱剂3.5万亩次,其他绿色防控面积5.6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有效推进农药使用量的减少。
6.强化科学施肥用药宣传培训。通过发放化肥、农药减量明白纸,广泛宣传科学施肥、用药技术规范。举办科学用药大讲堂,组织土肥、植保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及田间地头,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开展培训。到2023年,主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科学安全施肥用药培训实现全覆盖。
(二)整改销号情况
化肥减量方面:
1.制定化肥减量工作方案。制定并印发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孟连县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印发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孟连县主要作物化肥减量施肥指导意见。
2.开展化肥使用和肥料信息监测调查。一是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合理布局化肥使用调查点,调查点覆盖全县6个乡镇,调查作物覆盖主要粮食、经济等。2021年完成农户施肥调查120户,其中水稻30户、玉米20户、茶叶10户、甘蔗10户、咖啡10户、牛油果10户、小香蒜10户、陆稻10户、蔬菜10户;2022年完成农户施肥调查60户,其中水稻15户、玉米20户、甘蔗15户、水果10户;2023年开展农户施肥调查50户,其中水稻10户、玉米7户、甘蔗8户、茶叶10户、咖啡10户、牛油果5户,已完成外业调查、数据录入和审核工作。通过调查掌握全县化肥使用基本情况,科学分析化肥使用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农民科学高效使用肥料提供依据,进一步促进肥料减量增效。二是完成2021年—2023年全县5家有代表性的肥料经销店的每月肥料销售信息监测调查,及时掌握全县肥料供保情况。
3.加强化肥经营使用监管。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加强重点市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日常检查。
一是2021年县级抽检7批次,共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随机监管力度,规范监管行为,通过检查,发现孟连诚兴农资经营部存在不合格复合肥肥料,并已作出行政处罚。
二是2022年开展应登记未登记肥料产品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肥料产品登记是否规范、肥料产品包装是否符合生产许可证、有无质量合格证等,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确保农民用肥安全有效。县级抽检3批次,共出动执法人员9人次,通过检查,未发现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号等违法情况。
三是做好2023年肥料产品的日常监管工作,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检查肥料经营户9家次。在抽检孟连骥丰农资经营部销售的钙镁磷肥产品质量存在不合格,并已作出行政处罚。配合普洱市种子站在我县开展肥料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抽检的2家经营户的肥料均合格。
4.推进化肥减量措施落实。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精准施肥减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做实田间调查、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发布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推进配方施肥入地。
一是2021年全县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1.4万亩(其中玉米5.4万亩、水稻4.5万亩、茶叶3.4万亩、咖啡3.3万亩、橡胶3.4万亩、甘蔗6.6万亩、其它4.8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6.8%,覆盖39个村(社区),涉及农户63530户。开展耕地土壤调查采样80个,分析土壤样品168项次。完成田间肥效试验3组,其中玉米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减量增效校正试验各1组,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1组。通过肥料利用率试验分析,孟连县2021年水稻肥料利用率为40.02%。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点试验2组(旱地2组)。推广配方肥0.143万吨(折纯),施用11.92万亩;推广以缓控释肥为主的高效新型肥料0.1万吨,施用3.33万亩;推广牛油果等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4.8万亩;推广施用各种有机肥22.63万亩;推广绿色经济作物种植1万亩。2021年全县化肥使用总量(折纯)4738吨(其中氮肥2326吨、磷肥423吨、钾肥331.5吨、复合肥1657.5吨),比2020年化肥使用总量(折纯)5472吨(其中氮肥3306吨、磷肥230吨、钾肥238吨、复合肥1698吨)减少734吨,减幅13.41%。2021年全县化肥施用强度9.28千克/亩,比2020年的化肥施用强度11.17千克/亩减少1.89千克/亩,减幅0.17%。
二是2022年全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41.56万亩(其中水稻12.03万亩、玉米12.3万亩、甘蔗10.03万亩、水果7.2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1%。开展耕地土壤调查采样83个,分析土壤样品171项次。完成肥效田间试验2组,其中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组,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1组,通过肥料利用率试验分析,孟连县2022年水稻肥料利用率为40.34%;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点试验2组(旱地2组)。推广配方肥0.27万吨(折纯),施用20.15万亩;推广以缓控释肥为主的高效新型肥料0.19万吨,施用4.47万亩;推广牛油果等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5.3万亩;推广施用各种有机肥24.76万亩;推广豆类、花生等绿色经济作物种植1万亩。2022年全县化肥使用总量(折纯)4690.61吨(其中氮肥2302.74吨、磷肥418.77吨、钾肥328.18吨、复合肥1640.92吨),比2021年化肥使用总量减少47.39吨,减幅1%。
三是2023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60万亩(其中水稻12.86万亩、玉米17万亩、甘蔗7.47万亩、其它22.67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3%。开展耕地土壤调查采样60个,分析土壤样品306项次;开展肥效田间试验3组,其中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1组,冬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试验1组,冬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1组,2023年玉米肥料利用率预计40.43%以上;推广配方肥0.33万吨(折纯),施用21.13万亩;推广以缓控释肥为主的高效新型肥料施用2.8万亩;推牛油果等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8万亩;推广施用各种有机肥23.64万吨,施用24.82万亩;推广豆类、花生、薯类等绿色经济作物种植1.2万亩。预计2023年全县化肥使用总量会比2022年减少1%以上。
5.抓实化肥减量示范建设。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推动化肥减量关键措施推广应用;建立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推广绿色生产模式。
2021年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29片4.8万亩;完成孟连县鲜食冬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种植600亩(其中:勐马镇299亩、娜允镇86亩、芒信镇140亩、景信乡75亩);结合牛油果、香蕉等水肥一体化项目建示范区4.8万亩。
2022年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29片4.95万亩;实施杂交稻旱种项目4000亩(其中:勐马镇300亩、娜允镇154亩、芒信镇850亩、景信乡675亩、富岩镇1300亩、公信乡721亩);结合牛油果、香蕉等水肥一体化项目建示范区5.3万亩。
2023年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29片6.3万亩;实施水稻旱种项目4000亩(其中:娜允镇140亩、芒信镇434亩、富岩镇600亩、公信乡826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1亩(其中:勐马镇50亩、娜允镇130亩、芒信镇166亩、景信乡55亩、富岩镇50亩、公信乡50亩);结合牛油果、香蕉等水肥一体化项目建示范区8万亩。
6.强化科学施肥宣传培训。通过发放化肥减量明白纸,广泛宣传科学施肥技术规范。举办科学施肥大讲堂,组织土肥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农户及田间地头,围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开展培训。
2021年至2023年,组织开展科学施肥培训20期,培训技术骨干72人次,培训农民1088人次;通过组织科技赶集、科技三下乡活动及深入村社、农户及田间地头开展科学施肥宣传,发放施肥建议卡2700余份。对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科学施肥培训实现全覆盖。
农药减量方面:
1.制定农药减量工作方案。制定并印发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孟连县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
2.完成农药质量抽检工作。每年完成省市下达的农药质量抽样送检工作任务,2021年至2023年共计抽查送检样品56个,截止2023年11月28日已收到42个样品检测报告,检测结果40个农药样品为合格,2个农药样品为不合格,不合格样品检测报告已移交孟连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处置。2023年还有14个样品未收到检验报告。
3.加强对农药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利用田间调查实时将病虫发生信息及防治技术,安全用药等传递给农民,让农民及时掌握防治技术,发放《科学安全使用农药》《限制使用农药替代建议名录》等宣传材料6850余份,三年共计发布病虫情报30期;二是做好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及农药经营许可证办理实地核查工作,规范农药经营行为,积极推进我县农药经营许可办证工作。2023年开展农药经营人员岗前培训1期,培训农药经营人员135人。截止目前,全县共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108张,云南农药数字监督平台电子台账确认率100%;三是指导农药经营人员在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督平台做好农药进销货台账,确保农药经营全过程可进行追溯;四是协助执法大队做好农资市场检查及监管工作。共检查农药经营单位121家次,与农药经营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108份。
4.推进农药减量措施落实。融合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2021年,全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累计完成防控面积102.638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38.118万亩次,绿色防控40.9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9%;2022年,全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累计完成防控面积107.31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50.5万亩次,绿色防控37.95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1.1%;2023年,全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累计完成防控面积110.25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51.1万亩次,绿色防控43.7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3.28%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6.34%以上,绿色防控的平均效果达90%。
5.抓实农药减量示范建设。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因地制宜地采取“群防群治+防控示范点政府购买服务”的防控模式,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以点带面推动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工作。
2021年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在娜允镇芒弄村实施500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在病虫害发生时组织应用专业化防治组织,采用生物农药金龟子绿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盐+飞防选用噻虫.高氯氟、苯甲•丙环唑、春雷.三环唑等进行统防统治,示范区病虫损失率显著下降,产量质量明显提高,减少用药2次以上,每亩农药减少成本20.00元左右,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施绿色防控7000亩。在娜允镇南雅村老缅组实施500亩玉米防治草地贪夜蛾示范区,主要技术:采用生物农药金龟子绿疆菌+虱螨脲+甲维.虫螨腈+诱捕器。抓住草地贪夜蛾防治关键时期,开展统防统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危害显著降低,示范区较非示范区玉米长势普遍良好,带动完成绿色防控面积15000亩。
2022年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在芒信镇允软组实施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示范样板一个面积300亩,通过实施安装杀虫灯、药剂拌种、生物农药防治等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推广应用,减少农药使用量2一3次,辐射带动周边2000亩玉米草地贪夜钱蛾绿色防控。在娜允镇芒养组双季晚稻实施175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通过推广生物去农药丶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辐射带动周边1000亩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2023年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在芒信镇海东村蚌丙一组实施玉米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示范区一个,面积1000亩,示范区通过实施种植抗病品种、药剂拌种、技术培训,抓住草地贪夜蛾1-3龄的最佳用药时期,采用高效化学药剂,组织实施统防统治,减少农药使用量1一2次,辐射带动周边5000亩玉米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在娜允镇芒弄村帕当组双季晚稻配合市植保植检站实施水稻绿色防控示范样板一个,面积500亩,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1一2次,辐射带动周边1000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在娜允镇芒掌村双季晚稻实施1000亩水稻病虫害“无人机”统防统治示范,通过项目实施既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品质,减轻了劳动强度,每亩减少农药成本20-30元。
2021年农药实际使用量191.53吨较2020年191.7吨减少0.17吨,减幅0.09%;2022年农药实际使用量189.5吨,较2021年农药总使用量减2.03吨,减幅1.06%;2023年农药实际使用量187.59吨,较2022年农药总使用量减1.91吨,减幅1.01%。
6.强化科学用药宣传培训。强化宣传培训,普及植保新技术,提升科学用药水平。为持续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药减量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及绿色防控技术知识,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药基础知识、植保知识、安全合理推荐农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培训,2021年至2023年,共计开展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培训90期,培训农药经营人员、农业技术员及群众4163人次。
四、验收工作开展情况及结论
按照整改验收程序,孟连县人民政府已于2023年12月9日组织相关部门对“云南省一些地区落实化肥、农药有关减量要求不严不实,减量成效不明显”问题的整改工作情况开展县级验收,通过研究分析以及查验相关台帐资料,该问题已完成整改,相关支撑资料齐全,通过县级自查自验,具备申请市级验收条件。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