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第一巡视组专项巡视普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反馈意见整改任务
完成公示表(2020-16)
反馈问题 | 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滞后,监测能力不足。10个县区环境监测站中,景东、镇沅、江城、孟连、墨江、西盟6个县环境监测站无监测实验室和设备。 |
责任单位 | 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孟连分局 |
责任人 | 周伟 |
联系电话 | 0879-8722024 |
整改目标 | 按照“小步快跑、梯次推进”的原则,以保障环境执法、环境应急为底线,以县级监测站通过标准化验收为建设目标,逐步健全县级监测站监测机制。 |
整改措施 | 1.积极推进县级监测站房建设。到2021年12月底,落实监测站实验室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监测设备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开展所需监测项目经费保障。 2.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通过招考、遴选等方式配齐配强实有技术人员,并加大技术人员培训锻炼,以跟班轮训、专项培训、定期考核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监测技术水平。 |
整改主要工作及成效 | (一)监测站房。孟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组织召开孟连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孟连县十三届县委常委会第8次会议,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西部地区三级标准要求,实验室面积不得低于1000平方米,决定将芒掌小学改造为生态环境监测站。目前监测站占地面积约2686平方米,土地性质为租用,租赁期限为5年,租赁费用已支付30万元。业务用房面积为1333.97平方米,房屋属性为借用。根据现有房屋计算,监测用房面积共1333.97平方米,其中:实验室用房927.05平方米、监测业务用房面积为406.92平方米。站房修缮改造工程于2022年5月11日完成验收,场所环境能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 (二)经费保障。孟连县按照整改要求,积极落实监测站工作开展所需监测项目经费保障。2021年来,孟连县财政共拨付370万元,其中2021年186万元,2022年164万元,2023年20万元,完成了监测站站房修缮改造、实验室药品及玻璃器皿等耗材的采购、委托开展日常监测等工作。 (三)仪器设备。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西部地区三级标准要求,编制了《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孟连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1年申报了省级能力建设项目,获得监测仪器、设备采购专项资金200.02万元。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下达2021年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竞争立项)的通知》即云财资环〔2021〕111号文精神,普洱市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于2021年9月30日下达资金,孟连分局共采购仪器设备85台(套),目前已全部到货。 (四)人员配置。中共孟连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于2011年12月22日批准成立环境监测站,为环境保护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编制2人。2017年增加编制8人,现共有编制10人。现实有在编人数10人,分别为2012年事业单位招考引进1人,2014年乡镇调入1人,2018年人才引进3人,2020年招考2人,2023年9月执法大队划转3人。无编外的临时聘用人数;其中中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2人,初级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7人,其他1人,学历全部为大学本科。10人中,生态环境相关专业9人;男性7人,女性3人;30岁以下5人,30-40岁5人。 (五)人员培训。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相关要求,编制完成了适用于本站的质量体系文件,并于2022年7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编制了拟认证项目的《作业指导书》和《技术表格》,目前体系已正常有效运转。针对体系文件运行情况,法律法规,环境监测基础知识、方法标准、规范和仪器操作等方面组织多形式培训学习;已完成线上线下培训(评审技术、标准方法、监测规范、体系文件、帮扶指导等)共计20次,培训人员100人次,6人获得内审员证,已建立技术人员档案,5人完成市监测站跟班锻炼,申请帮扶指导5次,组织参加交流培训10次,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组织质量体系文件宣贯考试1次、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1次。2022年6人获内审员证书。根据岗位需求和监测任务量,从个人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接受培训、实操考核、持证上岗考核、能力验证等方面完成人员能力确认评定,做到人岗相适,保证管理质量。 (六)人员持证。2023年6月25日-28日,参加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玉溪市红塔区举办了现场监测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考核,分别取得了环境空气采样1人,水和废水2人含采样、水温、透明度、溶解氧、浊度5个项目;2020年9月取得噪声1人含环境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机场噪声5项。共计获得上岗证人数3人,持证项目数11个。 |
注:目前已全面完成以上整改工作任务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及时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