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 | 无障碍浏览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完成公示表2021-12

时间:2024-03-22 发布人:孟连县林业和草原局 点击:
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完成公示表2021-12


反馈问题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任务重
具体问题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一些地方过度开发利用、局部地区天然林面积减少、林下种植等因素,野生动植物原生境退化、种群孤立、数量下降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任务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受威胁高等植物种类约2600余种。其中,滇东南和滇西北地区仍然存在传统采集利用野生药用植物、兰科植物情况,三七、杜仲等野外种群消失,石斛、野生稻等分布点急剧减少。绿孔雀等珍稀动物栖息地破碎化问题突出,种群恢复缓慢。
整改措施1.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2021年底前初步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形成“天上看,地下核,及时督,即时查”工作体系;严格执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从严控制项目征占用天然林、调整保护级别等行为;配合完善《云南省林下种植林地利用规范》并严格落实,强化监测管理。
2.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2021年底前,结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加强科普宣传,完善联合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组织开展专项行动;2025年底前,针对境内特有的1—2种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开展野外生境监测,根据受威胁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申请专项经费,采取就地、近地或迁地保护措施,确保受威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加强杜仲、三七、野生稻的种质资源保存,适当条件下进行野外回归,促进野外种群恢复。
3.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加快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修复,以国有林和集体林为主选取适宜的地点,建设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固定栖息地,保障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进展情况1.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已于2021年底前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严格执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从严控制项目征占用天然林、调整保护级别等行为;配合完善《云南省林下种植林地利用规范》并严格落实,强化监测管理。
2.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一是加强宣传教育,2021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宣传展板12块、宣传手册1000份,宣传横幅10条,参与人数达20000余人,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二是野生动物执法和救护工作。2021年,共接收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移交及群众上交野生动物13起14只(其中:野外放生8只,移送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临时收容救护点6只)。三是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及其产品经营许可证,孟连县现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机构(户)还有2户,已办理人工繁育许可证1户(蓝孔雀),未办理许可证1户(竹鼠),证件正在申报中。四是开展联合执法,为切实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积极营造爱护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氛围,维护生态安全,严厉打击贩卖野生动物及制品,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县范围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查处破坏野生动物案件。五是野生动物肇事,2021年,野生动物肇事34户, 已理赔到1户,还有33户正在理赔当中。
3.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开展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孟连大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保障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完成情况已完成